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马致远
云笼月,风弄铁①,两般儿助人凄切。
剔银灯欲将心事写,长吁气一声吹灭。
【注释】
①铁:铁马,悬挂在檐角下的风铃。
【译文】
云层遮住了月亮,夜风将檐前的铁马吹得叮当作响,这两者都更增加了我的凄凉。
剔开灯焰,铺开信纸,想把心事对你诉讲,不料一声长长的叹息,竟然吹灭了灯光。
【赏析】
元散曲表现思妇的凄苦,往往设身处地,曲尽其致。
这首小令,就有着这种熨帖细微的特点。
起首两句,写云层遮住月亮,夜风将檐前铁马吹得叮当作响。
前者为色,造成昏暗惨淡的效果;后者为声,增添了凄清孤寂的况味,所以接下去说“两般儿助人凄切”
。
用一个“助”
字,说明曲中的思妇凄切已久。
这“两般儿”
已足以设画出凄凉的环境,从而烘托出人物的境遇及心情。
思妇对这“两般儿”
如此敏感,是因为她独守长夜。
这种凄切的况味难以忍受,亟须排遣,于是就有了四、五两句的情节。
灯盖里的灯草快燃尽了,思妇将它剔亮——这也说明她在黑夜中确实已挨守了好多时候。
剔亮银灯的目的,是为了将心中的思情同眼前的悲苦写在信上,好寄给远方的丈夫。
却不料一声长叹,无意间竟把灯吹灭了。
这两句针线细密:“剔银灯”
回应“云笼月”
,云蔽月暗,光线昏淡,加上银灯又不争气,灯焰将尽,故需要“剔”
;而“长吁气”
则暗接“风弄铁”
,窗外的风儿足以掀弄铁马,毕竟还未能影响室内的银灯,如今居然“一声吹灭”
,足见长吁的强烈。
这个小小的片段,既出人意外,又使人觉得极为真实;女主人公的心事和愁情虽没有写成,却一清二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。
《彩笔情辞》载卢挚的《寿阳曲·夜忆》四首,其中之一与本曲仅有少量不同,全文是:“窗间月,檐外铁,这凄凉对谁分说。
剔银灯欲将心事写,长吁气把灯吹灭。”
两作孰先孰后不易确定,不过末句是“一声吹灭”
比“把灯吹灭”
更有韵味。
又《乐府群玉》有钟嗣成《清江引·情三首》,其一曰:“夜长怎生得睡着,万感着怀抱。
伴人瘦影儿,唯有孤灯照。
长吁气一声吹灭了。”
钟嗣成是元晚期作家,其末句构思无疑是受了本曲的影响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笑尽天下英雄,宇内我为君主!万水千山,以我为尊八荒六合,唯我称雄!我欲舞风云,凌天下,踏天域,登苍穹!谁可争锋?!诸君可愿陪我,并肩凌天下,琼霄风云舞,...
这个江湖。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。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。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。但一样是这个江湖,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,才初出茅庐,便淹死在江湖中。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,抱住了一柄刀,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。而主角,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!临了,喊一声小二,上酒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一念成沧海,一念化桑田。一念斩千魔,一念诛万仙。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,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...
天为何物? 高高在上,威严莫测,是法则,是戒律,是无情,是冷酷。 天意,何也? 俯瞰众生,操持风云,褫夺赏罚,随性而为。故,天意不可测,苍天不可近。...
生存,很容易。 生活,很艰难。 我族,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,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。 我族,誓不为奴!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