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陈英江山如画,茅檐低厦,妇蚕缫婢织红奴耕稼①。
务桑麻②,捕鱼虾。
渔樵见了无别话,三国鼎分牛继马③。
兴,休羡他。
亡,休羡他。
【注释】
①蚕缫:养蚕与抽收茧丝。
织红:纺织与缝纫刺绣。
耕稼:耕田与播种谷物。
②务:经营。
桑麻:农作物的泛称。
③牛继马:晋朝司马氏开国初,西柳谷出土一石,上有图画及“牛继马后”
的谶语。
后来恭王司马觐的妃子与军吏牛氏私通,生下的儿子便是日后东晋的第一代皇帝元帝司马睿,果然暗中继替了原先皇家的血统。
这里借指历史上王朝的更迭与嬗变。
【译文】
趁着这山山水水美如图画,盖几间低矮的茅屋住下。
妻子养蚕缫丝,婢女织布纺纱,长工种植庄稼。
一心操农家生涯,有时也捕鱼捉虾。
教几个渔夫樵子只说些闲话,无非是晋代了三国,牛氏又顶了司马。
兴也罢,亡也罢,不去羡慕它。
【赏析】
马致远在《哨遍》套数中说:“有一片冻不死衣,有一口饿不死食,贫无烦恼知闲贵。
譬如风浪乘舟去,争似田园拂袖归。”
又在《四块玉·叹世》中写道:“佐国心,孥云手,命里无时莫刚求,随时过遣休生受。
几叶绵,一片绸,暖后休。”
可见元代归田隐居的文人,生活条件未必优裕,得免饥馁已属满足。
而贯云石《水仙子·田家》四首,一首写到“布袍草履耐风寒,茅舍疏篱三两间”
,另一首却说是“田翁无梦到长安,婢织奴耕仅我闲”
。
看来元散曲铺张归隐后“田家乐”
的种种富足,既是出于愤世嫉俗的需要,也不无画饼充饥的理想意味。
本曲自然也不能免俗。
作品的序络十分明晰。
从“江山如画”
的大背景叙出住所,再写住所中成员的日常劳作,“耕稼”
引出“桑麻”
,“鱼虾”
引出“渔樵”
——列叙生活的家常。
有奴有婢,丰衣足食,符合“闲适”
题材散曲的模式。
独具一格的是下半的结尾。
“三国鼎分牛继马”
是豪辣老到的俊语。
在一连串不动声色的平静叙述中,忽来此奇兀一句,顿生倔强之文气,既展现了主人的避世身份,也使隐藏在隐居生活背后的感慨牢骚之情跃然跳出。
于闲适的表象下不时伺机喷发出愤世的岩浆,是元散曲这类隐世题材作品常用的模式,有力地证明了它们其实是“叹世”
、“警世”
之作的一种变相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笑尽天下英雄,宇内我为君主!万水千山,以我为尊八荒六合,唯我称雄!我欲舞风云,凌天下,踏天域,登苍穹!谁可争锋?!诸君可愿陪我,并肩凌天下,琼霄风云舞,...
这个江湖。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。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。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。但一样是这个江湖,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,才初出茅庐,便淹死在江湖中。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,抱住了一柄刀,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。而主角,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!临了,喊一声小二,上酒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一念成沧海,一念化桑田。一念斩千魔,一念诛万仙。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,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...
天为何物? 高高在上,威严莫测,是法则,是戒律,是无情,是冷酷。 天意,何也? 俯瞰众生,操持风云,褫夺赏罚,随性而为。故,天意不可测,苍天不可近。...
生存,很容易。 生活,很艰难。 我族,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,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。 我族,誓不为奴!...